返回

快穿大汉:开局被族人抢了家产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3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刘彻沉吟一声,深意?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深意?

    “关东很好,这件事不止你我知道,天底下的人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高阳淡淡说道:“恰恰是因为这样,关东的贵族、豪族势力庞大,就算朝廷动用了再多的人力物力开垦土地,兴修水利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会因此多收些许赋税,到头来,不过是便宜了关东的地头蛇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。

    霍去病瞳孔猛地一缩,这两者的确是相辅相成的,这一帮世家可不好惹。

    这事他确实没想过,只是新的土地又去哪里找?

    “先生,能耕作的土地本就是稀缺的,现在放眼天下,怕是只有河西才能符合先生的要求了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关东有贵族和豪族,大汉其他地方,也有啊!”

    “错!”

    高阳定神对霍去病说道:“豪强越少越弱的地方,朝廷付出后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你说只有河西符合?那你把楚地、吴地扔到哪去了?”

    “吴楚之地,有大江勾连东西交通便捷,还可以灌溉农田不怕旱灾,虽然周边的山林里多有蛮夷土人,但都不足为惧。”

    霍去病懵了,吴地楚地那也不是新的土地啊!

    “先生,吴楚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附于华夏了,怎么能称得上是新地呢?”

    高阳耐心解释道:“春秋时期楚国问鼎中原,一心想要争霸,而吴越两国也无一例外都向北发兵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对于吴地楚地的开发并不深入,再者说大汉,长沙国才废除几年?吴国也是在七国之乱后才重新归顺朝廷的。”

    “吴楚江南之地,真算起来的话就是新的土地!”

    一番话说下来,霍去病恍然大悟,听先生这么一讲,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!

    “昔日吴国楚国凭借江南之地能够与北方诸国争雄,可见南方的土地并不贫瘠。”

    “照先生这么说,我大汉还有很多能够开垦的土地?”

    高阳点点头,对南方的开发从春秋战国开始,一直持续到了明清,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地形和气候。

    不过比起岭南,吴楚之地所在的荆州扬州,明显条件要好很多,这也是汉朝到唐朝时北方移民主要留下的地方。

    然而古代开发南方许多时候都是被迫的,譬如三国两晋时期北方的战争导致许多人往南方迁移,唐末以及北宋末年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“荆州扬州两地如果全部开发出来的话,大汉人口还能再翻一番。”

    高阳一脸淡定的说着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暗室里,刘彻一个踉跄差点没站住。

    把荆州扬州全部开发,能让大汉人口翻倍?

    刘彻倒吸一口凉气,与郑当时对上目光:“爱卿,高阳这话可为真乎?”

    郑当时嘴角抽搐,心里想到,高阳这小子还真敢说啊!

    “陛下,荆、扬之地确实可以养育许多人口,不过此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。”

    刘彻得到了肯定答复,颔首表示:“朕自然知道,高阳不是说了吗,这是长久之计,是正道!”

    “南越国已经臣服大汉多年,将来等到时机成熟,便让其内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荆扬二州便不再是边郡,而是内地,那么百姓也可以在这两州安心耕作了。”

    铜案上的地图跟前,刘彻踌躇满志,大手落在了南方。

    他现在的心情可谓是大好,高阳既提出了短期解燃眉之急的搞钱方案,又拿出了可以让大汉人口翻倍的百年大计。

    虽然未来还有不确定,但大方向已经定下了,其他的小事都不足为虑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刘彻长舒一口气。

    这小子,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!

    “你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牢房里,看到霍去病陷入沉思,脸上浮现出一抹困惑,高阳便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霍去病犹豫了一下说道:“我只是在想,如果人口越来越多的话,土地会不会不够用?”

    这回轮到高阳懵逼了,嘶,汉朝就有人想到马尔萨斯陷阱了?

    这小子,什么来头?

    “你,你继续说。”

    高阳咽了口唾沫,凑到霍去病面前昂首示意。

    霍去病有些不知所措,什么情况这是?难道我说错了?

    “主要是先生之前说过,豪强地主会侵吞土地做大做强,甚至变成盘踞地方的门阀,这些人势必会将朝廷的百姓隐匿成为自己的部曲。”

    “而土地有限不能增加,人口确实可以一直增长的,再有这些地主豪强从中作梗,所以我才担心人口太多会不会也有弊端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些,霍去病眼巴巴的看着高阳,请求指点。

    高阳则砸吧两下嘴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

    “你的思路没毛病,人口增多不只有好处,也有坏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坏处就是土地产出跟不上人口的增长,导

第123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